当前位置:首页>新闻 > 商界风采 > 正文
亦侠亦温文马江涛
2022-01-17 17:49:52 | 来源: | 打印 | 收藏
缩小 放大

马江涛,北京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中国区及北京总部董事局董事;曾获钱伯斯、Legal 500、AsiaLaw等多家国际知名评级机构推荐并成为上榜律师,202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律师。

接到采访马江涛律师的任务是在十一月初,彼时,“全国优秀律师”的热度尚未过去。25年精彩跌宕的律师执业生涯、获奖无数、多项社会职务……笔者接通电话的那一刹那,温文儒雅的嗓音在听筒那头响起,当问起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案件,他讲述的只是一桩不起眼的陈年旧案——

当事人是一位怀有身孕的女士,当时正与前夫发生情感纠纷。事发时,女士开车驶离停车场,前夫趴在引擎盖上拦阻,最后撞上了别人的车。一审判决中,法官免除了男方和车辆的责任,让女方承担所有责任。案子判得不合理,马江涛希望当事人上诉,但那位女士给出的回复是:“我没有钱交上诉费,我的钱都交了律师费了。”这句话当时给了马江涛极大的触动,“不说万箭穿心吧,也是一种道德的审判——你没能实现人家的愿望。而另一方面,一次不公平的审判对于法律工作者来说,无非只是一个工作结果;但是砸到一个具体个人身上,就成为了一座无法逾越的山!”

事实上,这个微小瞬间的确浓缩性地呈现了贯穿马江涛职业生涯的命题。人们普遍认为律师在事实、法律条款和逻辑之间周旋,是一个由理性驱动的职业。作为一名成功的律师,马江涛自然拥有卓越的理性思维,但在他身上,感性因素是更为突出的存在,甚至人生中的很多关键节点都是由感性驱动的。某种程度上,在法律的理性之外,对当事人寻求公正的感同身受、对律所发展的休戚与共、对律师行业传承的殚精竭虑……在他法律人理性的性格底色上,处处写着悲天悯人的侠义情怀。“情怀”在他这里不是一个空洞的词汇,它既包含着细微的同理心,也包含了巨大的使命感,这给他带来压力和痛苦,但也成为他成就一番事业的能量来源。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从家国情怀到法律人生

马江涛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的高中母校北京二十七中是北京人俗称的“天安门旁边两杆旗”之一,曾经每天上学都要穿过川流不息的长安街。

燕赵儿女的风骨传承,开放教学环境的滋养,使马江涛拥有了不同于一般中学生的视野和思考。15岁那年,大学生中的积极思潮点燃了他的家国情怀,他立志学习法律,成为一名检察官,抓贪官惩腐败,为天下苍生除害。这种情感强烈到未随时间的推移而有丝毫消退,考大学那年,马江涛只填报了法学专业,最终顺利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

大三时,马江涛主动联系了当过检察官的长辈,希望可以去检察院实习,长辈却建议他反向思维,“如果你以后想做检察官,你现在应该去看看你的对手。”就这样,他进入了大成律师事务所实习。那时,他还不知道这段“打入对手”的实习生涯将会改变他为自己设定的人生轨道。

实习期间,马江涛的优秀表现赢得了律师们的一致好评,更重要的是大成律所的创办人彭雪峰——目前中国唯一一位当选全国政协常委的执业律师,对这位年轻人展现出了格外的青睐。实习结束后,彭雪峰单独约马江涛吃饭,并邀请他“一起做一番事业”。同时,彭抛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考虑到当时的体制原因和司法环境,到了检察院是否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马江涛犹豫了……

这一段犹豫伴随着彭雪峰直接当面表示“通知会计从今天起给你算工资”,然后将其收入麾下而止。当时,马江涛已经做好去检察院的准备,想利用寒假假期再去给自己的实习导师帮帮忙,而慧眼识英才的彭主任,再次以不容拒绝的态度留下了自己的爱徒。自此,那个一直梦想着要走进检察院抓贪反腐的青年走向了另外一种人生:从彭雪峰主任的助手做起,马江涛逐渐成为了律师界的一颗新星。

人心所归,惟道与义——做人民的律师

马江涛的“成名之作”来自一场行政诉讼——代理北京二商集团状告商务部。这个案子因其背后复杂因素以北京二商集团撤诉为终结,但在一审的法庭辩论中,马江涛充分的准备和精彩的表现,让他在业内收获了不小的名气。

这类“民告官”的案件在马江涛的执业经历中并非个例,他前后参与了国家林业总公司诉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首都体育学院诉北京市人民政府等诸多行政诉讼案件,甚至还有过被法官指定出庭参加行政诉讼的特殊经历。

当时,一家企业经过工商局合理合法地审批后在北京某某区设立了一块广告牌,而后北京用电紧张,政府部门在调查中发现当事企业的广告牌离高压线过近,在未征得该企业同意的情况下就强行拆除,拆下的广告牌则直接被当成废铁转卖。这家企业不服,将区里几家政府单位告上法庭。

一审在区法院败诉后,当事人找到马江涛,希望他能代理二审,为自己伸张正义。到上级法院进行二审时,案件被推选为依法行政教育典型案例,要面向国家行政学院众多部级干部公开教学。这是一个让律师能够充分展示专业素养的法庭,同时也是一个公开检验律师能力的重大挑战。庭上,马江涛又一次展现了一个优秀律师的专业素养,有理有力有节地展示了事实调查和法律依据,并从依法行政及依法治国的高度论证了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性。马江涛回忆当时的场景说:“庭审辩论完,大家都拥到我们这一侧给我们出主意。” 最终,二审决定撤销原审判决发回重审。让政府官员完全跳出角色限制意识到行政行为的问题,用充分的说理去说服裁判者,这是一名律师能为当事人做到的最大限度的抗争和努力!

当然,除了技术,功力深厚的马江涛有他更为看重的东西,关乎情感与价值。古之侠士,手提三尺青锋为民请命;而这位带着荆棘的王冠而来的律师,也一样有着侠士一般的想法:做一名“人民的律师”,帮助弱势群体,帮助每个有诉求的具体对象。马江涛也把律师职业比作医生:“人的身体有了疾病找的是医生,而人的社会关系出现疾病找的是律师。都说医者仁心,想做一个好律师,就得把‘病人’的痛当成自己的痛,把‘病人’的急当成自己的急,而不是‘只打官司、不管输赢’!”

与当事人无时无刻的感同身受对律师本人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耗损和牺牲。正因如此,当马江涛听到交通案件女当事人的不甘时,才会有那么深的触动。而他选择将这种触动转化为动力:当年交通案件的后续是,他免费给当事人代理了二审,虽然二审未能改判,但他的职业精神得到了当事人很深的认可,后来两人还成了朋友,对方甚至帮他介绍过好几个案件。

亦侠亦温文——坚守使命与格局

如果说作为律师个体时,马江涛对自己的要求是保持同理心为当事人寻求正义,那么走上律所管理岗位后,推动他的则是更大的使命感。甚至在某些时候,在高强度的执行力和理性背后,只能隐隐读出那三分侠骨;而这份侠骨,来自于对律师行业传承的深度思考。

马江涛认为,大成律师事务所发展到今时今日的规模和地位,得益于彭雪峰主任的正确决断。而笔者认为,1994年彭雪峰果断将其收入麾下的决定,无疑也是其中重要而正确的一环。多年以后,正是马江涛在彭重病之时,挑起他肩上的重担,主导了大成与国际知名大所Dentons的合并谈判工作。

2015年7月,大成与Dentons的合并谈判已进行一年,彭雪峰主任却突患重病;同年9月,马江涛接替彭雪峰与对方谈判整合事宜。整合期间,两件事让马江涛印象深刻。

大成Dentons合并合影留念

一次是在英国参加谈判时,他第一次感受到全球多中心的Dentons实际掌握话语权的仍是美国。那个当下,他充分理解和认同了彭雪峰的决策:“这个计划可以让我们中国的律师带着中国的客户走到哪里都不用怕,因为哪里都有我们大成的人。”因此,当外国代表问他:“我们见了你们好几拨人,同样的话重复了无数次,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们到底要不要加入Dentons?”马江涛毫不犹豫地回答:“今天我坐到这里,代表我自己和绝大多数合伙人,我们支持这次合并。”这个回答给出了足够的诚意,奠定了谈判成功的基石。现在,马江涛倍感成就:“目前,我们大成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00多家办公室,这就是我们的实力。”

另外一次是在中国区管理层会议上,国外方面要求大成内部进行改革,降低律师提成比例,用于律所建设和人才培养。一些董事表达了不满:“受不了这种‘通牒式’的说法,联盟全球太过分了,我们要走自己的路。”马江涛先是进行了客观分析,让董事们充分理解了对方的建议。之后,另一位曾同马江涛赴伦敦谈判的董事和大家讲起一件事:“之前美国区CEO问我,你们中国区做薪酬改革要多长时间?”大家都沉默了:多长时间?三年?五年?最后那位董事说:“我当时回答,要‘一代人’的时间。”

这段话一下子触动了马江涛,他请求再次发言:“各位董事,你们都是律师界的大佬,你们的孩子有谁是不学法律的?又有谁学法律不去英国、美国?孩子学成回来以后,有谁来我们大成所,谁不是去贝克·麦坚时、欧华、年利达啊?这不就是‘一代人’的问题吗?为什么不来我们大成我们自己不知道吗?那我们跟外资所的这些差距就是我们需要跟人家学习的地方,需要我们努力改进的地方!”

从本土化向国际化的过渡上,中国律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要向西方成熟的法律体系学习的地方,才能实现真正的超越。作为当代法律人的中坚力量,在很多的时候要倡导更多的律师们牺牲眼前的舒适和收益去换取后一代人的长远发展,马江涛主动肩负起了这样的使命和担当。

过去几年间,在中国与全球的无数次、无数种交流中,马江涛对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有了更深的感触和理解。他认为无论是律师个人还是整个律师行业,都应该放宽视野,尽可能多地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的东西,“国与国、所与所,甚至办公室与办公室之间还是靠实力说话,我们有实力,跟美国人谈的时候自然就有底气!”

大成律所全球分布图

即便已经是全球第一大所的管理者,马江涛依然非常冷静地看待自己、大成乃至中国法律行业过往的成绩,不断强调,“艰苦奋斗,时时刻刻不能忘了艰苦奋斗。”

与此同时,他对于中西方律师的交往在国家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有其独到的见解:“西方国家通行的游戏规则是法律,甚至很多政客都是法律背景。而律师与律师之间有天然的对话优势,中国律师完全可以通过法律上的博弈去影响和制约国际经济交往中的某些规则,甚至在某些国际规则的制定上形成统战和制衡,这是中国律师能够为国家的开放和进步做到的。”马江涛认为,法律人以法律为媒介的畅通交流,有助于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发展和影响力的提升,这种交往应该为国家所鼓励和倡导,也是每一位法律人能实现家国情怀的重要路径。

从15岁第一次有了清晰的梦想,马江涛心里一直悬了一把剑,他希望自己成为那个执剑人。回想起曾经的梦想,马江涛觉得“命运弄人,我一天检察官也没当过。”的确,从个人角度来说,无法成为一名检察官将成为永久的遗憾留在他的心中,但对于中国法律界而言,他心中高悬的使命之剑也许正以另一种方式发挥着无可估量的作用。(文/郭艳杰)

 
免责声明:
本页面呈现之信息,如无特别注明的,均来源于互联网,中商财经投资网呈现这些内容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证实其真实性。如中商财经投资网呈现的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商财经投资网”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

商界风采图文

  • 我国的环保风暴 让部分地区环境有了成效

    我国的环保风暴 让部分

  • 环保税开征进入倒计时

    环保税开征进入倒计时

  • 国际化趋势与能源环保需求 禁售燃油车时间表引发讨论

    国际化趋势与能源环保需

  • 发展富硒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富硒产业研究中心浙江分中心成立

    发展富硒产业助力乡村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