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 > 热点探讨 > 正文
科研助理再“扩招” 是就业新出路还是权宜之计?
2022-09-07 12:21:56 | 来源:羊城晚报 | 打印 | 收藏
缩小 放大

  6月29日,科技部、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和落实工作的通知》,表示除了部属高校,中央院所、中央企业以及国家高新区和自创区都需开发科研助理岗位。近日,教育部也发布通知,表示将面向2022届高校毕业生开展科研助理岗位网上专场招聘活动。

 

 

  如何看待目前就业形势下科研助理的“扩招”?科研助理对研究团队和学生本身究竟有何意义?他们在工作中会遇到什么难题?又该如何解决?记者进行了采访。

  目的:解决就业与发展科研的未来之计

  科研助理是指从事各类科研项目辅助研究、实验(工程)设施运行维护和实验技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学术助理、财务助理以及博士后等工作的人员。在科研领域,科研助理是科研队伍的组成部分,但其与“就业”的关系同样密不可分。今年,“科研助理”更是被相关部门称为“促进就业的有力手段”。

  “毕业论文完成后,学院就一直在推动‘二战’考研和没有找到工作的同学就业,辅导员也找我聊过这些事”,武汉某高校应届毕业生李华说,“可能有提高就业率的因素。”

  为了避免简历有段空白期,李华和学校签下了科研助理的劳动派遣合同。“老师说这份工作事情很少,不会跟‘二战’考研冲突,合同虽然标注的是2年,但实习期2个月之后就可以解除合同,也就是说我要是‘二战上岸’了,也可以随时离开。”

  据教育部统计,2022届高校毕业生数量高达1076万,比去年增加了167万。毕业生人数的暴涨遇上疫情对经济的持续影响,就业成为许多人的难题,而科研助理岗位的“扩招”也被不少人认为是为了应对就业艰难局势的手段。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钟柏昌教授表示,疫情背景下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持续处在高位,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窗口和机会,“科研助理岗位的开设,已经由疫情开始时的‘新事物’变成了如今的‘新常态’,不仅促进了高校科研的提质增效,也为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意义:应聘者与科研团队的双赢之举

  今年8月,科技部等五部门发布的《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表示,要“加大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力度,鼓励科研单位从应届高校毕业生中聘用科研助理,为科研团队提供专业化辅助服务”。

  根据华南理工大学发布的《2022年度应届毕业生科研助理岗位招聘启事》,科研助理会在学校各单位从事科研、实验(工程)技术、实验教学及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就工作内容而言,科研助理可能分为实验类助理和行政、财务管理类助理。

  “具体到不同的课题组,科研助理所要承担的任务各有侧重,主要取决于课题组的实际需要,以及科研助理专业背景、能力与课题组的匹配程度。如果课题组需要科研人员而科研助理能够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持,那么助理就可能主要承担科研相关的任务,反之可能需要更多承担管理和后勤保障方面的工作。”钟柏昌说。

  钟柏昌建议,有深造计划的同学可以尝试做一段时间的科研助理,因为“课题组是典型的学习型团队,对那些喜欢高校的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对科研感兴趣,或希望继续深造的毕业生而言,科研助理岗位无疑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陆加比今年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在找毕业实习时,她在学院微信群里看到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正在招科研助理,便尝试联系了教授,最终面试成功,在课题组一直干到6月底毕业。她说:“我在组里应该算是实验助理的角色,绝大多数时候会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开展日常实验。”

  陆加比认为,这段科研助理的经历让她获益匪浅:“我对这个学科专业的理解力仿佛‘开了光’,对专业性较强的学术文献的理解速度也在日益增长。”同时,她还表示自己更加坚定了考研走学术道路的决心。

  难题:薪酬、短期过渡交织下的制度困境

  科研助理由来已久,近年来更是受到相关部门和高校的重视,但要吸引众多人才选择该岗位,似乎还存在一些阻碍。

  薪酬便是科研助理长期被诟病的问题之一。2022年5月,延边大学就业信息网发布招聘公告,科研助理的薪酬标准为博士研究生每月4000元,硕士生每月3000元,本科生2500元。较低的薪酬标准曾引发争议。延边大学工作人员回应称,设置该岗位主要是为未就业学生提供过渡期,缓解就业压力。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各高校科研助理的月薪多数集中在2000元至7000元之间,区域、高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部分高校还会为科研助理发放研究奖金、办理五险一金等。

  科研助理的薪酬标准是如何制定的?为什么高校之间会存在较大差异?

  一般而言,科研助理的薪酬大多出自课题组拥有的研究经费,这是科研助理薪酬难以增长的主要原因。钟柏昌分析,目前的科研经费存在几个问题:各级政府设立的科研项目数量相对较多,但单个项目尤其是人文社科类项目的经费较少;二是项目立项先于科研助理聘用,劳务费用占比较小,预算确定后难以调增。

  要解决以上问题,钟柏昌建议:“一方面要开源节流,拓展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尤其需要努力争取企业支持的横向课题经费;另一方面要允许项目负责人整合项目经费开支,打通纵向课题经费和横向课题经费的使用界限,鼓励项目负责人之间共享科研助理等。”

  此外,多数高校以及应聘者都将科研助理视为过渡性岗位。记者注意到,许多高校的招聘公告显示的合同聘期多为1-3年,比如广州大学计算科技研究院和体育学院等单位招聘科研助理的聘期是1年,深圳大学招聘项目研究助理的聘用期限则是“一年一签,根据项目合同续聘”,华南理工大学则在公告中表示合同聘期可协商确定,可为1-3年。

  “我们那一批科研助理中,有些人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大多是一两年,有几个找到其他工作后,就直接辞职了,好像很少有人愿意长期投入科研助理的工作。”陆加比说。

  “临时性”“过渡性”的职业背景下,人员的快速流动成为科研助理的常态,钟柏昌认为“这对支撑科研队伍专业化建设是存在一些影响的,但整体而言,利大于弊且风险可控,毕竟科研助理只是科研队伍中的辅助力量”。

  但同时,他也认识到科研助理“临时工”的身份容易让人员产生较高的情绪焦虑和不安全感,因此他认为,“课题组应当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而非效率优先的原则,加强人文关怀,努力实现科研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产出的双赢”。

  要如何建立科研助理建设的长效机制?在钟柏昌看来,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就是要为科研助理设计一个从“入口”到“出口”的有梯度的晋升通道。

  广东某高校负责人也表示,毕业生在科研助理这个岗位,可以为以后工作和升学获得“加分项”,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有明显的提升。“科研助理这个岗位,不是学生未来再就业的缓冲期,而应该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加油站’。”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的李华、陆加比均为化名)

  羊城晚报记者 孙唯 实习生 邱家达

免责声明:
本页面呈现之信息,如无特别注明的,均来源于互联网,中商财经投资网呈现这些内容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证实其真实性。如中商财经投资网呈现的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商财经投资网”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

热点探讨图文

  • <晕眩耳鸣专栏>漱口时眩晕?50岁女性的罕见病症与治疗

    <晕眩耳鸣专栏>漱口时眩

  • <晕眩耳鸣专栏>心跳声在耳边响?就医发现过敏性心律不整并发耳鸣

    <晕眩耳鸣专栏>心跳声在

  • 信息化时代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何新语义?

    信息化时代 “老吾老以

  • 杭州灵隐寺光泉法师:“九”久为功 慈孝为引 践行佛教中国化

    杭州灵隐寺光泉法师:“